孫女士,今年39歲,最近老是感覺自己的腳后跟很疼,本來以為是穿高跟鞋引起的,所以便換了平底鞋,但是疼痛還是很明顯。
無奈,孫女士只好前去醫院檢查,結果被查出來血管瘤,主要就是因為腳后跟經常摩擦引起。腳后跟疼,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一種現象。
可導致其發生的原因有很多,有時候是生理性引起的,及時調整就好;但如果是病理性引起的,則要小心了,需要及時就醫。具體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下文的介紹。
腳后跟痛別不當回事,可能暗示6種疾??!
一般來說,像運動損傷、穿高跟鞋或走路過多導致的勞損等都可能導致其跟骨止點處的慢性損傷,繼而致使腳后跟痛。
但是這種原因引起的,只要及時調整,多休息,按摩后,并更換平底鞋等就可以得到好轉,不需要過度擔心,真正要警惕的是以下6種疾病。
1、血管瘤
也就是文章開頭孫女士出現的這種情況,血管瘤可以發生于皮膚上,也可以出現在皮下組織或者臟器上,正常情況下不會惡變。
但是因為腳后跟這個部分屬于比較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所以容易破裂出血,所以需要及時治療,尤其是孫女士這種體積比較大,已經壓迫到了神經和血管,更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2、足跟骨刺
看到這,可能你還不知道是什么,但要是說到它的別稱,那你多半應該是聽過,那就是骨質增生,多是關節退化、老化的結果,所以好發于中老年人。
而隆起的骨刺,可使局部組織受到摩擦、勞損,產生無菌性炎癥,從而引起疼痛,其嚴重程度和局部炎癥反應的輕重有關。
3、跟腱炎
也是比較多種的一種骨科疾病,主要是因為過度鍛煉、錯誤的鍛煉方式、外傷或感染等多種原因導致,跟腱內的纖維組織發生了慢性損傷引起,從而出現腳后跟疼痛、酸痛、牙痛。
4、跟骨后滑囊炎
從名字我們也能看出來,也就是滑囊的炎癥。我們足部有3個滑囊,而在跟腱與皮膚之間的滑囊最容易出現炎癥。
當出現炎癥后,就可引起疼痛,滑囊壁可變肥厚,囊內充滿滑液,所以比較腫脹,有明顯壓痛。其主要誘因就是因為穿的鞋子過緊、過硬、過小,常出現在一些喜歡穿高跟鞋的女性身上。
5、跟骨骨膜炎
主要是因為足跟部位的肌肉,長時間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下引起的,時間久了,就可能出現炎癥,一開始可能只是單純的運動后出現疼痛,后期病情嚴重了,可能走路都困難。
6、跖筋膜炎
發生此病,最多見的因素就是長時間站著、走路比較多等導致的腳后跟過度勞損引起炎癥,繼而引發疼痛。
疼痛有以下特點:剛走的時候,痛感明顯,走幾部了,痛感有所緩解,但是隨著走路劇烈或站立時間的增加,痛感會越來越明顯。
由此可見,導致腳后跟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果疼痛的感覺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就要及時到醫院骨科檢查一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再對癥治療。
同時,也可以利用一些方法,來幫助我們有效緩解腳后跟疼痛的癥狀。
教你5招,有效緩解腳后跟疼痛
第一,注意休息,當腳后跟出現疼痛,最多見的就是因為長時間站著、走路、運動引起的,是疲勞的體現,所以休息是最好的緩解疼痛的辦法,及時緩解疲勞,才能將疼痛扼殺在搖籃里。
第二,可以端盆熱水泡泡腳,緩解一下足部疲勞,順便還可以按摩一下自己的足底,促進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疼痛。
第三,在劇烈運動或運動損傷后,也可以試試冷敷,15~20分鐘左右就行,這樣可降低炎性因子的釋放,從而減少疼痛。
等到48小時進入恢復期后,可以適當熱敷15~20分鐘,一天2~3次,對緩解疲勞、減輕疼痛也是有幫助的。
第四,最好換一雙比較舒適的鞋,不然真的是誰腳痛誰知道。對于腳后跟疼痛,建議可以選擇運動鞋或者坡跟鞋(有點后跟,高約1.5~2cm,不是高跟鞋哦),或者買雙專用足跟墊,墊高腳后跟,讓周圍肌肉和韌帶放松,疼痛也能緩解。
第五,如果持續性疼痛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有必要的話,比如嚴重影響行走時,可以考慮局部封閉治療。
總結:導致腳后跟的原因有很多,有不是疾病引起的,有疾病引起的,所以再出現腳后跟痛的癥狀時,我們要了解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再對癥治療,相信疼痛的癥狀很快也就能得到解決。